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則是“以催為主,以煉為輔,先催后煉,催煉結合”。
(一)保持不同時期的適宜溫度。
1.前期高溫催芽(1~10天):種薯排放前,加溫預熱苗床至30℃左右,排薯后使床溫上升到35℃,保持3~4天,然后降到32~35℃范圍內。
2.中期平溫長苗:待齊苗后,注意逐漸通風降溫,床溫降至25~28棚溫短時不超過40℃,棚溫前階段的溫度不低于30℃,一周以后逐漸降低到25℃左右。
3.后期低溫煉苗,當苗高長到20厘米左右時,栽苗前5~7天,逐漸揭煉苗,使苗床溫度接近大氣溫度,以利栽插成活。
4.正確測量溫度。市售溫度計有的誤差較大,應校正后再用。測溫點應分別設在苗床當中、兩邊和兩頭;鹂坏母邷攸c是進火口和回煙口,找出全床的高溫點和低溫點,便于安全管理。溫度計插在苗床上不宜過深或或過淺,以溫度計下端與種薯底面相平為宜。蓋薄膜的苗床,注意測量膜內苗莖尖層的溫度,防止溫度過高燒傷薯苗。
(二)澆水。排種后蓋土以前要澆透水,澆水量約為薯重的1.5倍。采過一茬苗后立即澆水。掌握高溫期水不缺,低溫煉苗時水不多,釀熱溫床澆水量要少,次數多些。
(三)通風、晾曬。通風,晾曬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條件。在幼苗全部出齊,開始展新葉后,選晴暖天氣的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適當打開薄膜通風降溫,剪苗前3~4天,采取白天晾曬、晚上蓋,達到通風、透光煉苗的目的。
(四)追肥。每剪采1次苗結合澆水追1次肥。選擇苗葉上沒有露水的時候,追施尿素,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過0.25千克。追肥后立即澆水,迅速發揮肥效。
(五)一采苗。薯苗長到25厘米高度時,及時采苗,否則薯苗擁擠,下面的小苗難以正常生長,并會減少下一茬出苗數。采苗用剪苗的方法,可減少病害感染傳播,還能促進剪苗后的基部生出再生芽,增加苗量。剪苗時要選擇壯苗,壯苗標準是葉色青綠,舒展葉7~8片,葉大、肥厚,頂部三葉齊平;莖節粗短,根原基大,莖韌不易拆斷(折斷有較多的白漿流出),苗高25厘米左右;苗齡30~35天,莖粗約5毫米;苗莖上沒有氣生根,沒有病斑;苗株挺拔結實乳汁多;百苗鮮重,春薯苗500克以上,夏薯苗1500克以上;薯苗不帶病蟲害。春季采苗時,樁基至少留一片葉,以利下茬苗快發。
|